当前位置:顶点小说>历史军事>顽贼> 第五百三十章 礼乐藩属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五百三十章 礼乐藩属(1 / 7)

刘承宗总能提出一些行之有效但稀奇古怪的点子。嫀

就比方说轨道马车,但轨道具体怎么建设?刘狮子不知道,这项大任就又丢在了刘承运的肩膀上。

这可苦坏了承运的小脑瓜儿,他还没二哥懂呢!

隔了上千年,谁又能知道秦朝的轨是什么轨,但刘狮子保守估计,有了这条贯通河湟的轨道,他们的粮食路耗应该能降低一半。

承运听见这个就笑,他说二哥你也太保守了,只要你想在河湟解决路耗的问题,就算没有这条轨道,照样能把路耗减少一半。

承运一直掌管河湟五镇的征粮、运粮以及生产建设,河湟谷地存在什么问题,整个元帅府都没人比他更清楚。

如今河湟谷地的均田买赋已经成为常策,这片土地的生产能力也被完全开发,雪山融水能保证旱涝保收,每年收上的粮食已有定例,最理想的情况下,能达到二十五万石成粮。

若是征收原粮,则是三十七万石。嫀

其中二十八万石是固定的,来自河湟谷地八千顷良田,余下九万石则来自河湟山地的三万顷土田。

尽管如今居于山区的土民也越来越多被编户齐民,但山地产出本身很低,能拿出作为商品粮交换日用的更少,因此尽管有更多的土地,却存在更低的产出,但另一方面山民种植农作物不受限制,因此也是元帅府马草、药草、木材等物资的重要产地。

这些粮食在征收入库以及制成军粮的过程中,就存在大量空耗,这是刘承宗等人带来的历史遗留问题。

元帅府前身是一支流浪到青海的孤军,自身占据一无所有的不毛之地,面临举目皆敌的环境,一切都要由从头规划。

在当时面临的环境下,成本根本就不是他们要考虑的问题,一切生产建设与规划的基石都是安全。

新城的府衙和市场、日月山铁厂、作为手工业基地的俱尔湾百工局、新城书院,西宁城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