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顶点小说>历史军事>非洲创业实录> 第二百五十四章 热心肠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二百五十四章 热心肠(1 / 4)

在19世纪,消息传递是极为不便的,所以远东帝国国民对世界格局的了解也十分简陋,很多人分不清什么英吉利,法兰西,德意志……之流。

对于世界上的强国大多也是道听途说,很多国家被统一归类为洋人行列,西方自然是西洋人,东方其实就是日本,自然称为东洋人,当然,因为历史的原因,日本在远东帝国内有自己别称,什么倭国,扶桑之类的。

东非雇佣的这些远东工人自然分不清这么多国家,他们也就跟着东非驻军,称呼日本为小鬼子之类的。

鬼子这个蔑称自然不是日本独有,那些侵略过远东帝国的见者有份,西洋鬼子,英吉利鬼子,法兰西鬼子,唯独日本配的上“小”鬼子这个称呼。

这个时代,翻译其实乱七八糟,东非受恩斯特影响,对外有统一的翻译对照表,供外交人员使用。

南琉球群岛的工人们难得在休息时间讨论“国家大事”,而今天的午饭也做好了。

因为人手不够,所以东非对这些远东工人待遇还算不错,允许他们和东非守军共享食堂。

办食堂是东非的一大特色,在东非国家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,移民食堂,机关食堂,学校食堂,部队食堂……

而南琉球群岛在东非军队接管后,自然继续发扬这项优良传统,只不过南琉球群岛上各项设施不够完善。

食堂也很简陋,在征用了几处民居后,破土动工,推倒重建,用砖石土木砌垒而成,宫古岛的部队食堂,一次就可供五百人用餐,餐桌是统一用木板简陋搭建的。

南琉球群岛的建筑,以木结构为主,有很好的抗震性,同时材料也方便获取,而东非为军事考虑,所以将其改造成砖石结构为主,有更好防火和坚固的属性,代价就是牺牲掉抗震性。

南琉球群岛的地震机会应该不少,但是在这个时局,东非官方相信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