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顶点小说>历史军事>乾隆:大清?朕的大清呢?> 第三百一十四章、工人阶级要走上历史舞台!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三百一十四章、工人阶级要走上历史舞台!(1 / 4)

去关外的还真不少。

甚至不只是关外,南洋的“猪仔”也在排队去呢。

“果然是民不聊生,去南洋当猪仔本来都是些广东人福建人,现在连两江这边也有这么多人排着队去呢!”

在常州府城的一间酒楼。

白宁、沈松一行调查大明百姓疾苦的前朝八旗子弟聚在此处,商议着所见所闻。

“在常州府有一家叫做四通运输的商行,要去南洋和关外的猪仔都排起了长队,听说都是去参加什么集体农庄的,去关外的就是种田,去南洋的好像是去什么橡胶园打工这老百姓排着队要出门谋生,爷,咱们大清朝那会儿可没有这回事!”

沈松坐在酒楼包厢,吃了一口这常州府特色的米糍粑,咀嚼满口的米香,一边指着对面的一家挂着四通商行招牌的商号对身边的白宁说道。

当然是没有这回事了.白宁想到,在大清朝那会儿,除了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,其他人都是不能随便迁徙的。

到了地方没有路引,是要以流民论处。

而那时候之所以广东福建多人去南洋做猪仔,纯粹是因为大清朝在这两个省份的控制力比较低——这里毕竟是天地会活动的大本营。

而在这大明朝。

是可以自由迁徙的。

根本就没有限制农人的迁徙自由,理论上农人要是能自己走路去东北,那还能赚一笔路费——辽地总督府是会对自行前往的自由民进行登记,分配到集体农庄里面去,同时还会补贴路费。

所以这大明朝为了能巩固东北的地盘,可以说是下了重本的了。

“爷,我打听过,这是四通行的后台是湖南的官儿,听说是湖南郴州欧阳氏和彭氏合股的产业,专门招募两湖三湘之地的农人去南洋,去东北的,这卖猪仔的产业还挺赚钱的,听说除了南洋,还送人去澳大利亚开矿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