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顶点小说>历史军事>乾隆:大清?朕的大清呢?> 第二百零六章、 乾隆的大八旗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二百零六章、 乾隆的大八旗(1 / 6)

公元1793年12月,清乾隆五十八年。

归化城外。

寒风冷冽。

不过今年倒是还没有开始下雪,已经枯萎的牧草将草原染成了一片惨灰色。

一望无际的灰色草原上,各色旗帜在寒风的吹拂下喇喇作响。

从旗帜上能看出。

来到此处除了蒙古八旗的八个旗之外,还有漠南蒙古的十六部四十九旗。

蒙古八旗和漠南蒙古是清廷极为倚仗的内藩屏障。

蒙古八旗已经基本上和满洲八旗没有多大的区别了,蒙古八旗出身的旗人也能位居高位,也能得到比汉人更多的机会。

除了漠南蒙古的十六部四十九旗之外。

漠北喀尔喀蒙古四部车臣汗部、土谢图汗部、札萨克图汗部,以及赛音诺颜部的旗帜也在其中。

其中八旗蒙古有骑兵两万,漠南蒙古有骑兵五万,漠北蒙古有骑兵三万!

这可就是十万蒙古兵了。

在成吉思汗时代,十万蒙古骑兵都足够从辽东打到爱琴海岸了。

但此时。

车臣汗齐旺多尔济、土谢图汗敏珠尔多尔济、札萨克图汗布尼拉忒纳。

以及没有汗位,但是受清廷册封为超勇亲王的赛音诺颜部札萨克(旗长)拉旺多尔济四名漠北喀尔喀蒙古的首领,以及漠南四十九旗的札萨克们,都骑马跟在了乾隆皇帝的后面,正在检阅不久前从北京城内拉出来的八旗天兵。

火枪火炮轰鸣,蒙古八旗模仿明军的龙骑兵编制装备了大量火枪的游骑兵,还有满洲八旗的重甲冲阵骑兵,尤其是装备了大量的臼炮和野战炮的满洲八旗的步阵。

一番演练之下。

这大阵其徐如林,火器侵略如火,在这些没见过世面,同时还被黄教教得没有成吉思汗时代那么凶的蒙古人看在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