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顶点小说>历史军事>晚唐浮生> 第二十九章 问对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二十九章 问对(1 / 6)

暴雨说来就来,下个不停。

殿室内,圣人正与宰相张濬问对。

“听卿一席话,几有茅塞顿开之感。”圣人感慨地说道。

同时也有些振奋,张卿有大才,他认为国事尚有振作之可能,那多半是真的。

张濬看着面前微红的茶汤,同样十分振奋。

“陛下,天下诸镇,还是有忠心之辈的。”张濬笑道:“譬如这茶。武昌军节度使杜洪虽是伶人出身,然忠勇为国。此茶,竭尽全力,一年供千斤以上,可谓忠矣。”

“灉(yong)湖含膏,列圣煞是喜爱。”圣人一听也笑了,道:“听闻昔年吐蕃赞普亦爱此茶,多方求购。”

正所谓“灉湖唯上贡,何以惠寻常”。产自岳州的这种茶,茶饼表面蜡光,香气浓郁,煮好后汤水微红,有如残阳,一直是皇室贡品。

“宣武节度使朱全忠,辞淮南帅位,又不肯领宣义节度使之职,言一人身兼二镇恐惹非议。还派兵护卫汴水饷道,年年贡赋不缺,亦是忠臣。”张濬小心翼翼地控制着节奏,尽量将话题向自己需要的地方引。

宣义就是原来的义成,节度使一直是朱全忠的部将胡真。

朱全忠以其父名诚,请改义成镇为宣义镇。这在以前,朝廷肯定不会同意。但朱全忠是这个乱世里难得的忠臣,便同意了,同时任其为节度使。

而朱全忠确实对大唐忠心耿耿,坚辞不受,仍以胡真为节度使。

现在的朱全忠,身上竟然就宣武一镇节度使之职了。对比灵州的邵树德,孰忠孰奸,不言自明。

“靠外镇终是不妥。”圣人叹气道。

张濬一听,与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,喜道:“陛下英明。”

“今中外皆制于宦官、强臣,如之奈何?”圣人看着张濬,神色间颇为殷切。

“莫若强兵以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